Wednesday, March 10, 2010

《七里香文艺第七期:随笔》

何时相约书城?
--书城匆匆半日

作者:孙快雨
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我在柔中一座小城经营书局,经友人介绍,常到新加坡培英街的百胜搂挑书和办事,引进不少中国版的图书和杂志。

八十年代的华文书市,一片繁荣景象,正值中国改革开放,各种文化和图书杂志出版活跃,品种繁多,内容扎实,颇得本地爱书人青睐。因此,每两个月,我都会特地到访百胜搂书城,对这个被誉为新加坡第一书城的地方深具感情。

记得当年百胜楼里有大众书局、友联书局、胜友书局、青年书局、国际图书等几间大型和著名的书局,是我每到必访的地方。那时节,百胜楼门庭若市,买书人、看书人、愉快的中老年读者、活泼的年轻学子,还有来自长堤北岸像我这样的爱书人,时常相聚书城,谈书说艺。那会儿,书城俨然成为马新两地读书人的家,约会倾谈,书香四溢,实至名归,每回到访办完正事,我总会留下坐上一会,贪婪的享受那里难得的书香味。

十五年后的一个下午,再访百胜搂,熟悉的书局已不复存在,有者已成文具店,只有大众和友联书局保持着它原来的门市部,店内客人也未见踊跃。下得楼来,几张广告布条,在空荡的栏杆旁,发出无力的召唤,一阵辛酸,飘过我的心头,好生难过。

忽然,眼前一亮,二楼角落的一处广告灯箱,青底白色中空的“青年书局”四个大字映入眼帘,玻璃橱窗里张挂的一副春联,吸引了我的目光:『青春壮志把书读,年少英才创局新』,豪情仍在啊!还有那令我怀念的标志:一个身穿劳动服、手握园艺工具、站立在一片新绿土地上的青年,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象征啊!

走进书局,一股多年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,彷佛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再次重逢。熟悉的排列、整齐的书架、相同的空间,不同的是,店里那位女负责人早已两鬓飘霜。啊!青年书局,你曾经陪伴我们这些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读者,你也同时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。

青年书局近年有几个令人愉快的动作,先后出版和再版了几套丛书,尤其是和文史有关的著作。当天,我们购得了区如柏女士撰写的《弦歌不绝》,惊喜连连,尤其是几占该书三分一篇幅的南大历史细说从头,令我们这些马来西亚华社中人感慨万千。在书局里领取了赠阅的《新加坡文艺报》:新华写作的朋友们,别来无恙啊!

二楼的转角处,还有一间颇负盛名的友谊书斋,该公司的马来西亚分店业经常在半岛各地举办中国书展,祭出“以书会友、天长地久”的口号,为真正的爱书人作出可贵的贡献。衷心感谢该公司的深情。

走出百胜搂,置身在熙来攘往的车流和人龙,心中不禁升起疑问:诺大的一座书城,加上三、四百万华人人口和不断涌来的中国移民,百胜搂何以如此寂寥?原来的华文读者那里去了?老了?不再读书了?年轻人都看不懂华文?不爱看书?或是忙着赚钱买车买屋去了?

华灯初上,迷茫的夜色中,百胜搂灯火依稀,难道它真是夕阳落日、不再拥有光彩?噢!我的那些曾在书城邂逅的、可尊敬的老朋友们,我想念你们,何时书城再见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